Thursday, January 10, 2008

2007年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之心得_高珮瑄

※林佳葦,大學圖書館網站多媒體特性與使用者操作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心得:

沒有人的認知會跟另一個人相同,尤其是背景知識不同時。人在處理事情時,都會先用固有的認知去對照面對的狀況。在檢索時,常常發生的情況是,設計者以專業的角度設計,但使用者在使用時,並沒有那麼足夠的先備知識,就會產生找不到資料或是使用困難。現在,大多數的資料庫、檢索網頁等,都還是以設計者的角度看介面,使用者往往被強迫屈就,大多是以「熟能生巧」作為解決問題的策略。可是,設計介面的立意,應該是要讓使用者能輕鬆上手,得到好用的、正確的、大量的資料才對。

為了要改善,這樣的研究應該會對設計人機介面良好的檢索頁面有所幫助。畢竟這是一個使用者導向的時代,圖書館要吸引更多使用者,就要營造好的環境,讓大家因為使用方便而常常使用;還有,我很贊成研究者說的要核心服務,現在很多網站的設計,想要擴展很多的功能,但是,最基本的檢索卻藏在層層疊疊的精美包裝下,反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擾。要怎麼樣讓使用者一眼就能找到需要的欄位,把不重要的功能跟核心的功能分隔開,很重要;現行許多網站都有網站地圖,但是,常常還是呈現過多的東西,使用者還是無法下手,如果,能夠設計出一個有階層概念的導覽地圖,相信對使用者是一大福音。

※許凱琳,虛擬博物館使用者之學習經驗研究

心得:

現在的趨勢,要連結不同的領域,以創造更大的商機或使用量。如果只固守原有的壁壘,是很難在多元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這一篇論文探討了虛擬博物館和實體博物館的參觀者學習的經驗,與圖書館或許不是直接相關,但可以以他們的經驗來作為往後發展的參考。

研究者指出,參訪行為涉及到三個層面:個人脈絡、社會脈絡和環境脈絡,博物館本身提供的是實體的環境,在營造上要如何設計是一大課題;而社會脈絡在實體博物館的互動性會比虛擬博物館來的強,因為,大多數的使用者,還是習慣在當下說出自己的感受,比較不會用不同步的方式紓發,而且是將自己的感想公佈給大眾,虛擬博物館的設計機制,只能提供一個讓讀者投訴的窗口,還有讀者能互動的討論區,無法「同步」給予回饋;而個人脈絡,就不是博物館設計者能掌控的。

理想中虛擬和實體博物館的互動應該是:使用者虛擬博物館了解館藏,再到實體博物館參觀,事後,再用虛擬館印證所見或是複習;另外,使用者也有可能是直接由虛擬館擷取所需資料,都視使用者需求所定。但是,研究者也點出了一個重點,是否使用者在網頁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的瀏覽,都有其學習意涵?不盡然吧,有時,使用者會被網頁上其他的內容所吸引(像是廣告),點選的過程只是因為好奇,與前後的學習行為並無連貫性,而且,對於每件事、每句話,各人的解讀不同,將什麼內化到認知基模,實驗中能看出的也有限,加上人其實很難描述自己的想法與動作,思緒又主觀,藉由人這種不穩定的媒介,需要很多的臆測與觀察,但結果也不盡然與正確的情境是完全相符的。

虛擬博物館,很重要的也是介面上的設計,除了典藏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就要考量到使用者的需求。這又回到與第一篇論文的主軸─人機介面。因為,是要教育使用者,所以要以使用者為導向,如何設計出一套完善的機制,簡單明瞭又豐富多元的網站,能夠吸引的不只是虛擬館的使用者,當建立讀者一定的興趣,讀者自然也會到實體館;而且,建立了一定的口碑,會讓使用者樂意到博物館參觀,奠定忠實的顧客。博物館不但做到了行銷的目的,也促成了使用者社會教育的功能。

※曾品方,小學一年級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設計之研究

心得:

教學要考量的,除了設備支援,教材的設計、教師的背景知識、教學方法等,都是影響學生學習意願的重要指標。在教年紀較小的孩子時,要很注意的一點,他們很容易被影響,不論是環境或是同學間,老師或圖書館員要怎麼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專注在課程上,在教學設計時,就要考量。

小朋友,很喜歡發表自己看到了什麼,用圖畫的方式,是一種很好的管道,從圖中可以看到很多資訊,除了他們認知中的圖書館,還有他們的期望,重要的是裡面反映了圖書館所呈現某一部分的真實情形,在做圖書館的檢討或是發展計畫時,也是一個不錯的參考。

台灣的社會很習慣擺高姿態指責別人的不是,所以看到的標語常常以否定句開頭;但是,沒有任何人喜歡被糾正,大人不喜歡,卻不斷的以高壓手段「提醒」孩子,不但在孩子的心理上會造成壓力,有時還會有負面的反抗心理。就如研究者所為,利用正面的語句,反倒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我會……」意涵的不但是肯定,還有提醒的意味,讓孩子潛移默化中建立正確的觀念。這種技巧,適用於各種教學上。培養正確的觀念是一輩子的,習慣養成了,很難改變,因此,圖書館員在方面也要多用心思著墨,如何將使用圖書館的注意事項,還有各種服務的使用規章,以正確的管道、形式傳達給小朋友。

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真的很重要,從小不讀書,也別指望老了還會有心力體力來培養。同時,圖書館利用教育還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怎麼找資料,不只是課業上的,生活的知識,也可以利用圖書館內的館藏得到相關資訊,而且在資源比較缺乏的地區,圖書館內的各項公共資源,也是一項教育的利器,能夠些許平衡知識的M型社會。

很高興有越來越多的館員意識到與人互動的重要性,圖書館不是只在管書,與讀者的互動才是現在社會的重要課題。畢竟,人是自變項,而且是極不穩定、各別差異極大的那種;書只是依變項─有讀者需求才會出現的知識產物,圖書館往往本末倒置,重視館藏的內容大於對讀者的服務,而且,也忘記圖書館還有社會教育的職責。知識,或許可以利用館藏資源傳遞給讀者,但有許多的觀念、技能,是必須經過教學的動作才能建立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