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9, 2007

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 <蔡珮蓁>


這可以是一本充滿異國風情的旅遊記趣,也可以是一本見識他國政經社會風情並對應期許本國的記錄,更可以是一本多面向看事物、抒發省思的心情記事。
  端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情去看待這本書,<芬蘭驚豔>不限制、讓讀者自由去解讀。
「缺乏共同的歷史記憶,是台灣社會當前最大的痛苦。」
「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不會是幾個人或幾本書就能成事,<芬蘭驚豔>只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本書其實只在寫十個字而已:想像、原創、教育、識別、典範。」
  作者吳祥輝先生,關心台灣這塊土地的政治社會多年,寫書、辦刊物、參與社會運動,連旅遊都不安分於單純的享樂,要將他的旅遊經驗應用在省思、回饋台灣社會,這點的確讓人佩服。
  看<芬蘭驚豔>我發現,作者去芬蘭自助旅行兩個月,不同於跟旅遊團的走馬看花、著重景點和shopping,而著重於體驗芬蘭生活、從他們的視野看世界,以及體會許多在台灣從未想像、見識過的事物(當然,想必芬蘭人、任何外國人到了台灣,也會對我們的民情感到前所未有的驚奇),並且在這個被評比為「成長競爭力」連續四年全球第一名,吸收他們的優良經驗、學習其思維模式,作為讓自身進步的一「國外教學」。
  芬蘭生活多面向中,其中我特別想提出「教育」這區塊來討論。也許跟我自己很嚮往老師-這個會重要影響人的職業有關,很多所謂的”國民素質”、”視野”、”族群性格”都是由從小的教育養成所致,的確,光是稱羨芬蘭的教育體制和台灣的情況做比較並不公平,本來,環境背景及價值觀本來就不同,但是有一些好的、值得效仿的元素如:活潑、彈性、從小培育國際觀、健全福利制度下的完備義務教育…使得芬蘭「成長競爭力」評比中的「教育制度優良」部分被評為第一名!教育,是不分國別,人民應視為最根基、最優先要作為典範的指標,而芬蘭則是這方面的典範。
  另外書中許許多多的當地方土民情,寒冷北國下孕育的樸實、誠信為本的芬蘭人,努力開拓屬於他們自身的成果,Kokia、Linux、河馬家族(Moomin)、聖誕老人、終身福利制度、芬蘭頌…不僅榮耀了芬蘭人,更讓全世界看到他們的傑出。
這些讓我同樣的想到台灣,台灣的經濟奇蹟、台灣經驗、體育界的傳奇精神…都讓臺灣人驕傲、世界人驚奇。
  要說這是一本純粹體驗不同生活的旅遊書也好,但對我來說,<芬蘭驚豔>算是開啟我關心台灣社會的一扇窗戶,過去我認為自己只是學生,自己的本分盡了就好,社會是給大人去關心、維護的,與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感」不強,可是現在也激發起「我想讓我、和我關心的人們更好」的感覺!
  是的,關懷、進步、集體識別,並不是靠幾本書、一些想法,就能成就,但這是一個開始動力,未來會慢慢茁壯,漸漸匯集成具體的改革。我們能如此抱著樂觀的想法,務實的去實踐,那麼我相信台灣的未來,仍然不可限量!


作者簡介
吳祥輝
台灣宜蘭人,七十年代以《拒絕聯考的小子》一書衝撞頑固的台灣教育體制,引發廣泛回響。其後參與黨外運動,創辦《民進週刊》,號召、影響台灣民主化,頗收其功。其人長於智謀運籌,擅從寬廣視野詮釋時代趨勢、社會變遷、政治走向,而為世所知。其行文說理明白,常能執簡御繁;筆下多情,富涵本土關懷,而為人所喜。《芬蘭驚艷》是新世紀裡,他送給所有關心台灣未來者的一個禮物。

延伸閱讀
<拒絕聯考的小子>、<驚嘆愛爾蘭>、<斷指少年>

Saturday, October 27, 2007

Good Luck : 當幸運來敲門


本書是由兩位西班牙知名經濟學家,花了三年的時間構思,用八個小時共同寫出這本有趣而動人的書,希望能夠把這些經過驗證的幸運法則,獻給對人生感到不安、不知該如何行動、不知該如何選擇的人,使他們心中種種的不滿與疑惑獲得解答,並且有勇氣跨出第一步,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天,室友將這本書丟在我桌上,叫我看看吧!被他封面大大的四瓣幸運草給吸引,於是細細將「幸運」以及「運氣」玩味了一番。書中兩位四十四年沒見面的好朋友再度重逢,A原本繼承父親龐大遺產,但因為大環境的改變,生意失敗,處於人生的低潮;B則白手起家,創業成果豐碩,A跟B說:「你不覺得你運氣特別好嗎?而我只能說自己運氣真背,幸運從來不從眷顧過我。」於是B跟A說了一個無論是陷入恐懼、遲疑或是心懷喜悅、感恩都陪伴著他的小故事。

作者拋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幸運』跟『運氣』的差別在哪裡嗎?」大家都希望好運臨,那將讓你無往不利,一帆風順,但是好運什麼時候才會來敲門?又什麼時候離開?誰知道呢?或許在一次機會之下,中了大獎,得到一大筆財富,那真的是走運了,但是運氣並不會跟著你的意思走,除了空有運氣,還有什麼?「運氣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它並不屬於你。幸運由個人所創造,因此能歷久而不衰。」有太多人埋怨自己的運勢不佳,只想著什麼時候好運才會光臨,卻沒有想到要自己製造幸運,「期盼擁有幸運的人太多了,但主動追求的人卻寥寥無幾。」其實這並不是艱深的道理,但大家往往容易遺忘,轉而迷失在某些抉擇、困惑的路口,藉由書中的小故事,道出了等待幸運以及製造幸運截然不同的差別,等待幸運會逐漸削弱你對生命的期待,而製造幸運反而讓你得到喜悅及成就,主動出擊,將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在小故事裡,巫師梅爾林下了道難題,他希望武士們去一個沒有幸運草存在的森林尋找四葉幸運草,幸運草將讓武士們擁有無窮幸運的魔力,不管是戰爭、工作、愛情、財富,讓你應有盡有。要是你,等待幸運?創造幸運?你會怎麼做呢?
* 作者簡介
費南多‧德里亞斯迪貝斯(Fernando Trias de Bes)
畢業於歐洲極富盛名、位於巴塞隆納的ESADE商學院。他是西班牙知名的經濟學家、ESADE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更是當今西班牙最頂尖的創新管理學大師。早期曾在多家國際知名企業擔任行銷工作,直到一九九六年才自行創業,成立管理顧問公司「Salvetti&Llombart」,每年承接的市場調查案件超過百件。曾與「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力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合著「橫向行銷」(Lateral Marketing)一書,於二○○三年在美國出版,至今已有四十個國家的譯本,為與柯特勒指定合作的唯一一位拉丁語系國家行銷大師。

亞歷士‧羅維拉‧塞瑪(Alex Rovira Celma)
與費南多一樣,身兼經濟學家、管理學教授、暢銷作家等多重身分,兩人皆專精於企業再造以及消費行為研究。亞歷士於一九九九年正式加入「Salvetti&Llombart」公司,並且成為該公司合夥人,主要客戶包括微軟、新力、賓士、雀巢、百事可樂等國際知名企業。此外,亞歷士更在交易分析、策略治療、系統治療以及心理戲劇等方面都頗有研究。曾經著有《心內的羅盤》(La brujura interior),以及與杜伯伊(Bernard Dubois)合著的「消費者行為」(Comportamiento del Consumidor)等暢銷書籍。
* 譯者簡介
范湲,西班牙納瓦拉大學語言學碩士。當過西班牙文口譯,教過英文、西班牙文,近年多從事新聞相關工作,在台灣做過藝文版主編,到倫敦做過通訊社記者。和父母說客家話,和丈夫講英文,跟公婆說德文,在西班牙遇見唐吉軻德熱情的靈魂。旅行成癮,常在地球上空飛來飛去。無可救藥的愛書人。在奧地利薩爾斯堡安家落戶,成了莫札特的鄉親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納尼亞傳奇_林詣筑


我們有長相奇特的人羊、會講話喋喋不休的海狸先生、千姿百態的樹精靈們、高大英挺的人馬,還有很多種很多種會講話會嘻笑的動物。我們有溫暖的陽光,涼爽碧綠的樹林,一大片一大片耀眼綻放的七彩花朵,清新的空氣,以及微醺的清風。我們有熱鬧還有歡欣鼓舞。我們有仁慈又威風凜凜的守護者亞斯蘭。我們是納尼亞,讓想像和歡樂還有夢馳騁的納尼亞。
納尼亞傳奇是由C.S.路易斯寫的七本奇幻小說,他們不算是故事環環相扣的七本續集,但在內容上卻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你可以單獨閱讀,但讀完一本包準你急著去讀下一本。每本故事都有不同卻又帶點關連的主角,每個主角都將遇到不同的冒險歷程,每段歷程都是那麼的特別並且多采多姿。C.S.路易斯用豐富的想像力牽引讀者進入一個美好又奇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集合了各種神話故事中會出現的奇妙動物,而所有在我們的世界沒有思考的生物,在納尼亞都能以栩栩如生的姿態出現。我們可以跟著路易斯細膩的筆觸,一同徜徉在納尼亞這塊充滿驚奇和歡樂的大地上。
但是納尼亞並不是永遠都這麼歡欣愉悅的。當作者設計了一個這麼美好的環境時,同時也給他埋下了暗黑勢力的伏筆。在獅子、女巫、魔衣櫥這本書中,我們跟著四個小孩重新開啟了通往那尼亞的大門,卻發現在邪惡女巫的控制下,納尼亞只有冰天雪地,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被籠罩在厚厚的雪堆下。樹們都不敢隨意走動,精靈們也都躲的遠遠的,連可愛俏皮的動物也都悄然無聲,只求災難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突然來到異境的孩子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卻發現自己竟然是動物們期盼已久的救世主....。
納尼亞傳奇其實算是從獅子、女巫、魔衣櫥開始的,前一本魔法師的外甥反而比較像是前傳。一般來說這類充滿神話動物的圖書都會給人一種走歡樂路線的感覺,似乎不應該有壞人,也不會有任何不對或是負面的事情發生。但路易斯筆下的納尼亞世界卻不是那麼單純,這裡還是有個性邪惡的動物,還是有居心不良的人在對納尼亞蠢蠢欲動。在後面幾本更是陸續描寫出人性中的貪婪還有正義與邪惡之間的對抗,讓這個美好的世界還是有一點不完美的瑕疵存在,但卻因為這些不完美的瑕疵,反而更激發出了人性光輝的一面。
每個奇幻故事中都會有一個強者存在,他可能是一位無所不知的智者,他可能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靈,他可能經驗豐富閱歷無數,但無論如何,通常他都以人的形象出現。但是在奇幻的納尼亞,這樣的定理卻行不通。在路易斯所創造的納尼亞,扮演智者的角色的,是一隻獅子,一隻擁有金色獅鬃,以及高貴有神的大眼睛,一隻莊嚴的獅子。那時候我看到亞斯蘭出場的時候,感覺是很奇妙的。好像很適合,卻又有點無法理解。為什麼是隻獅子呢?為什麼不是一隻神聖的獨角獸、不是一位老者、不是任何精靈,卻單單是一隻獅子?但只要接著故事看下去,就會漸漸開始覺得:嗯,是獅子,就是要獅子,而且只能要這隻獅子。因為他是那麼的穩重,那麼溫柔,那麼的慈愛,那麼的,只要看到他出場就能夠安心。我想這就是路易斯厲害的地方,他成功的用白紙黑字,建構了一位偉大的非人英雄,讓自詡為萬物之靈的我們,也都輕易的臣服在亞斯蘭的威信和莊重之下。
儘管是一部奇幻小說,卻仍然被路易斯賦予了教育意涵。裡面的正邪鬥爭能夠教導孩子怎麼分辨善惡,在遇到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選擇時,是該選擇私慾還是為大眾著想?是該聽從勸告還是放在耳邊?轉念之間的謊言真的會影響很大嗎?這些孩子們現實生活中會產生的疑問,將透過故事裡的主角,透過他們的思考和決定,得到解答。但並不是說這是一部只能哄小孩的故事書唷!就大人而言,故事的高潮迭起能夠滿足大人的冒險心,在一些奇特生物的引領之下,更能讓大人們想起他們遺忘的童年、那些曾經深深感興趣並期待有朝一日也能遇見的奇幻情結,讓大人們看了以後都變成了大孩子,直呼過癮!
「而這位教授是位非常特別的人,他並沒有叫他們別說傻話,或是斥責他們說謊,他完全相信他們的故事。」這是獅子、女巫、魔衣櫥這本書中的尾聲,當孩子們決定跟收養他們的教授分享這段歷險時所得到的答案。感覺上路易斯似乎正透過這個教授來向我們傳達這世界上沒有不可能會發生的事,誰知道呢,說不定真的有納尼亞,說不定人羊和矮人還有樹精正牽著手在月光下跳舞,說不定亞斯蘭一直在我們身旁,誰知道呢?又誰不想遇到呢:)
++++++++++++++++++++++++++++++++++++++++++++++++++++++++
作者介紹
C.S.路易斯是英國著名學者、文學家、護教大師,畢生研究文學、哲學、神學,尤其對中古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文學造詣尤深,堪稱為英國文學的巨擘。
一八九八年,路易斯誕生在北愛爾蘭的一個書香世家。他從小沈浸在父母的藏書堆中,汲取了豐厚的知識養份,也因大量閱讀神話傳奇故事,培養出對奇幻文學的興趣。
十歲那年,路易斯的母親過世,原本平靜詳和的家庭立即分崩離兮。他離開愛爾蘭家鄉,渡海到英格蘭讀書。異鄉平原灰黯的景色、多霧多雨的天氣、集中營式的學校生活、暴戾教師和稀鬆枯燥的課業,重重壓抑著他的胸臆。為了尋求蔽蔭,早熟的路易斯開始創作故事並埋首研究哲學思想。這時期的經歷不但磨鍊了他的寫作技巧,也埋下他日後思想轉向基督教教義的種子。
一九五○年,路易斯發表奇幻小說《獅子、女巫、魔衣櫥》。在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後,他在六年間,又以故事中的納尼亞王國為主題,完成六部續集,共組成奇幻文學巨著《納尼亞傳奇》。其中的《最後的戰役》一書,為他贏得英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卡內基文學獎」。
C.S路易斯一生的著作包括了詩集、小說、童話、文學批評,以及闡明基督教精義的作品,不下五十多本。這些作品在他於一九六三年逝世後,仍持續再版發行,盛況至今不綴。他被當代譽為「最偉大的牛津人」,也是二十世紀最具領導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
延伸閱讀
《墨水心》、《龍騎士》、《風之影》

Wednesday, October 10, 2007

發條鐘_高珮瑄

人聲鼎沸的小酒館內,作家正朗誦著最新著作;同一空間,鐘錶匠學徒正憂心著第二天的成果發表,因為他沒有做出成品。卡曼尼博士的出現,帶給他名利的誘惑。平行的時空,親王要求卡曼尼博士為他帶回逝去的愛兒,博士做了精巧的機械娃娃。時間流逝,小王子體內的裝置老化,第一次親王犧牲了生命延續王國的命脈,但同時埋葬了王儲病因的秘密;又一次小王子生病,變成了沒有原因的困擾,在沒有人願意肩負起照料的責任,小王子默默的走上自力更生的路。在此,兩條線有了交錯,交纏的故事線、人性的善惡主宰了命運的路。

本書圖文夾雜,圖畫可能是文字的實體化,但圖上都會穿插作者的註解,有些是解釋,但有些是幽默的反諷。故事纏繞著發條裝置與命運,由兩者延深出這個驚悚與精彩結合的想像空間。故事很短,但步調緊湊,只是寫一個晚上,但作者用很多心思在描述細節,場景的鋪陳與人的刻畫,都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運用比喻、對比,讓文章不枯燥,加深閱讀的趣味性。因為是童話,免不了以「很久很久以前」開頭,「幸福快樂」為結尾,中間也不乏有英雄救美的橋段,但跳脫了傳統的窠臼,最後的終止符不是畫在皇宮,而是融入平民。文章也諷刺了人性對恐懼的好奇與本能的退縮,還有對名利的追逐;但也不忘顯示美好的良善。

作者融合了現實與故事,看似想像的人生其實存在另一個時空;利用巧妙的情節銜接,讓讀者不知不覺在兩個場景間穿梭。
人的執著信念很荒謬,常為了不必要的虛榮和使命勞心勞命,犧牲掉不必要失去的東西,錯過了事物的本質,甚至迷失自我。
外在,也存在著許多的虛假,盲目的跟隨人群,成見就會包裹住我們的判斷力,以訛傳訛成為一種風尚,一種流行;害怕特立獨行,習慣隱身在人群中成為蔓延開的病毒,每個人都希冀成為被「認可」的人,不願意被排擠;從眾人口中流洩的關懷,往往只是作場面的幌子,當要人負責時,推諉責任;願意負責的人,被嘲笑是吃虧的傻瓜。
或許,人的純真善良,就被踐踏在「聰明」之下,每個人都搶著當聰明人,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在看起來對自己沒有益處的人或物上。作者用故事,傳達自己對人的質疑、反映人生百態,汲汲營營的人們,對照善良的葛芮;被定位為名利誘餌的鐵武士,對照著一無所有的小王子;不尋常的童話,坎坷的過程,對照一般幸福快樂的結局。
也許是故事自己在講故事,我們無法左右故事的結局,如果執意要故事走我們鋪好的路,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作家只是在紀錄空氣裡本來就存在的各個故事,有心去體會,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故事元素。有些人利用自己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各個靈感,加上自己的解讀。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很多故事裡,看到相似的影子吧,原料有很多都相同)
童話在適合的年齡,應該定位在哪?除了兒童,給大人看,也沒有什麼不妥,畢竟在成人的世界,想像力被禁錮太久了,偶爾讓其出來透氣也沒什麼不好。我覺得,故事只是一個讓人能在枯燥的每日生活中找發洩的出口,可是,那意味的是不需要用心去看嗎?不然吧,在故事中,尋找可以激起共鳴的火花的部份,就是最好的激盪,也是作者希望讀者肯定的。
一直都很喜愛天馬行空的世界,童話、科幻等,都可以找到共通點,看似不可能的人生,被質疑的存在,都是有可能的,只是人有沒有打開心窗拉起天線去接收訊號;一味否認、堅持活在實體社會,很辛苦,因為得用很多心力去解釋所有的東西,使之合理化。為什麼不能放輕鬆,接受「不合理也是一種合理的解釋」這種觀念,很多東西,就是因為無理所以吸引人。
這個故事讓孩子看,也許有點黑暗,但也是讓孩子面對現實的機會。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幸福快樂的,人生有許多波折、誘惑,重要的是人要如何面對,走出自己的路。就像文中提到的,「如果人不自己掌控未來,命運就會接手」;只要是活著的會動的,都有著許多的變數,這就是人生為什麼多采多姿的原因。沒有任何人是相同的,也沒有任何人會為自己安排與別人一樣的人生,那樣太無趣了,找尋自我,似乎是每個人的人生課題,懵懵懂懂也是過一生,有目標能滿足自己也是過一生,如果能拿到掌控權的鑰匙,為什麼要把主導權輕易放給命運呢?

----------------------------------------------------------------------------------------------------------------------------------------
作者介紹
菲力普.普曼(
Philip Pullman, 1946.10.19-),英國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家。畢業於牛津大學,曾任西敏學院兼任講師,教授維多利亞時期文學與民間故事,目前與家人住在英國,專事寫作。普曼年幼曾有段時間與祖父同住。很會說故事的祖父是英國國教派牧師,普曼多少受其影響,然而普曼最重要的著作「黑暗元素三部曲」(His dark materials),卻是大力抨擊教會基本主張,對此,他深信祖父「具有深厚的人性以及找尋人類和道德真相的能力」,因此,他相信已逝世的祖父會了解書中所歌頌的情感。雖然普曼認為老祖父會瞭解自己作品的真意,不過他還是被封為「最危險的童書作家」,甚至有人認為,倘若早生一個世紀,普曼八成會被教會處以殛刑;早個五十年,「黑暗元素」一定會變成禁書。除了青少年小說外,也撰寫劇本與圖畫書。曾創作「霧中紅寶石」、「北方陰影」、「井中之虎」,為少女莎莉.洛克赫冒險三部曲,充滿維多利亞時代的驚悚趣味,廣受好評。「黑暗元素三部曲」更風靡全球,將普曼推向國際地位,咸認為該作品的深度與文學性足堪名列文學史。

繪者介紹
里歐尼.果爾(
Leonid Gore),插畫家。1990年自俄移民至美,從此在美國插畫界大放異彩,他的作品均獲高度評價,夢幻般的特質令人難忘。已出版二十餘本繪畫/插畫書,畫作於紐約插畫家協會定期展出。

延伸閱讀
「黑暗元素三部曲」、「卡斯坦伯爵」、「我是老鼠」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奈米獵殺_龐宇珺

奈米獵殺的世界中,人類已經突破了製造奈米大小的微型機器人,並且使用分散平行處理程式,來模擬生物的行為模式,並控制這些群體的機器人,以達成目標。但奈米獵殺講的不只是科技層面的東西,還包含了人性的各種面向。在故事一開始,主角傑克因為揭穿了公司老闆的秘密而被炒魷魚,當了六個月的家庭主夫,而他的太太茱麗亞的工作卻是越來越順,薪資也越來越高,男人的自尊心也開始作祟。某天他注意到太太衣著與行為不太一樣,又開始常常加班,傑克便開始懷疑太太的改變是有了外遇,緊張兮兮的開始觀察茱莉亞的一舉一動並放大解釋,並求助於律師與婚姻諮商專家。但事實並不然,在重回工作崗位,並與太太茱莉亞成為公司同事之後,傑克就陷進了一個因科技與人的無知所引發的天大的危機之中……

奈米科技是近幾年來的熱門話題,「奈米獵殺」的作者—麥克˙克萊頓,將奈米科技的技術與知識、多重網路代理人、擬動物群體行為模式等等新的技術,引用進本書之中,將兩者結合,創造了一個未來的想像世界。同時,也用本書,點出了在科技快速進步的情形下,技術層面的問題不會是最嚴重的問題;人,才會是最嚴重的問題。

在科技當道的二十一世紀,人類總是想用科技來處理所有問題,當奈米科技被創造出來並可大量製造後,相關產品不斷蜂擁而出,從最早的奈米光觸媒殺菌,一直到所謂的奈米廚具或是奈米盥洗用具,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號稱以奈米科技所製造出來的這些產品,是否都為奈米大小的例子所構成?倘若真是由奈米粒子所構成,那麼在那些例子接觸到皮膚後,會不會穿過皮膚直接進入到人體,而這樣又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他們不了解自己在做什麼。我很害怕這句話會是人類最後在墓碑上刻的字。我希望不會。說不定我們運氣會較好。」在「奈米獵殺」最後的這段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各種技術日新月異,每一秒都有不同的發明被創造出來。這些發明可以造福人類,但也可能成為禍害,而之中的差異,可能就在於人類如何對待,或是使用那些發明。

「這是個笨到令你不能相信的計畫,我不了解他們怎麼可能執行這個計畫而不了解他們的後果,……,它是未經詳細思考、半生不熟、沒有根基,是為了解決目前問題而設計出來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計畫,從來沒有長遠的通盤思考,不管未來。假如你處於很大的現實壓力之下的話,這或許是典型的企業思考方式,但是對於一個新的科技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態度。」人的態度將會決定他未來的發展,在奈米獵殺之中,面對奈米科技的不同的態度嚴重的改變了每個人的命運—對於一心想挽救公司的人而言,成功地達成目標才是首要計畫;而對於想獲利者而言,其他人的生死與他毫不相干;而對於非利害關係人而言,能夠成功保命才是最重要的,而他們面對事情的態度自然也就不相同了。

雖然奈米獵殺所描述的情節尚未在真實社會中出現,然而在科技的進步下,我們不能保證這個情境是否會在現實之中上演。衷心的期盼,倘若那一天真的來臨了,也不會是人類走向滅亡之路的開始。


======================================================

作者簡介

  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一九四二年生於芝加哥,由於從小的想像力就格外豐富,十七歲首度投稿至《紐約時報》就被採用,一心嚮往文學之路,於是進入哈佛大學文學系就讀,後來轉念考古人類學系,畢業後進入醫學院繼續深造,並曾在著名的沙克生物研究室做過研究。
  克萊頓才華洋溢,作品無數,一九六八年的第一部小說《死亡手術室》就獲得美國年度最佳懸疑小說獎,其他的還包括膾炙人口的《侏儸紀公園》、《桃色機密》、《火車大劫案》、《剛果驚魂》、《神秘之球》、《時間線》等雄踞排行榜的暢銷小說,以及《五位病人》、《電子生活》等非小說著作。由於小說中融合了最新的科技技術與知識,筆法驚悚而震懾人心,又被稱為「科技恐怖小說之父」。他的所有作品在全球狂銷,總冊數已難以估計,並被翻譯成三十種語言,其中十二本更躍登大銀幕,屢屢刷新票房賣座紀錄。他除了是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勝軍,也是世界知名的導演,曾經執導過數部電影,作品有《火車大劫案》、《西方世界》、《神秘美人局》等,其所擔綱編劇的熱門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更在艾美獎等獎項中大放異彩,榮獲多項殊榮。
  允文允武的克萊頓不僅縱橫文壇、電影,在電腦方面的成績亦相當亮麗。由於對電腦的熱中,他曾經營一家軟體公司FilmTrack,於一九八○年代為電影的拍攝設計出許多電腦程式,而其執導的《西方世界》,便是首部應用電腦特效的電影。
  《奈米獵殺》是他的最新作品,也是坊間第一本以奈米科技為主題的小說,由於題材新穎、情節緊湊,甫出版便奪下《紐約時報》等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寶座,無疑是現今科技小說類中的重量級作品。


譯者簡介

  洪蘭:福建省同安縣人,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加州大學研究教授。一九九二年回台任教於中正大學;現任陽明大學神經研究所教授。譯作有:《腦內乾坤》、《快樂就健康》、《腦中有情》、《華人性格研究》、《透視記憶》、《講理講好》、《詞的學問》(以上皆為遠流出版)、《語言本能》、《教養的迷思》、《揭開老化之謎》(以上為商周出版)等。

延伸閱讀

危基當前》、《恐懼之邦

不生病的生活_許鴻晢


記得我小的時候,就像一般小孩一樣,總有偏食的毛病,自從上高中以後,忽然體認到健康的重要,於是我開始吃我以前不喜歡的食物,韭菜、茄子、芋頭、貢丸,如果出現在飯盒裡,便照單全收。上大學以後,吃外食的機會遽增,看著師大夜市玲瑯滿目的小吃,真的很想吃個可麗餅、馬鈴薯泥、豆花、剉冰,甚至是喝杯珍珠奶茶當作一餐。前陣子看到新聞報導,發現現在大學生像我上述這樣亂吃當正餐的至少有六成,這樣的生活模式,經過大學四年下來,我們的身體會不會比四十歲的人還糟啊?

某天逛博客來的時候注意到【不生病的生活】這本書,這本書名一開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簡介中更提到已經70多歲的作者新谷弘實,從19歲開始到現在都沒有生過病,他所謂不生病的生活引起了我的興致,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讓我堅決地按下訂購鍵,而這真是一個對的開始。

這本書一開始就說「相信常識是危險的」。作者推翻了我們以往認為是有益身體健康的食物,像牛奶、優酪乳、茶都不是作者認為健康的飲品,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牛奶對身體很好,但作者卻說牛奶對身體一點好處都沒有,這樣的說法對一直以來被牛奶誤導的我們,產生蠻大的衝擊與震驚,但作者有看過30萬人的腸胃實況,真正了解食物對健康的影響力,比起一直以來以訛傳訛、道聽塗說的常識要來的具公信力。

另外,我還發現這篇文章中,作者會一直強調「奇妙酵素」的重要性。一直以來我們都只知道營養均衡的重要性,注重一、乳製品和蛋類;二、肉類、魚類、豆類;三、蔬菜和水果;四、穀類、砂糖、油脂;等四大類營養的均衡,但原來奇妙酵素對我們身體的健康影響很大。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自由基,二氧化碳、髒空氣、菸、酒、炸食都會產生自由基,破壞細胞內的基因並成為致癌因素,在我們身體有種「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能中和自由基,但四十歲後,SOD銳減,須靠奇妙酵素來維持身體的平衡和健康。只要做到「吃好的食物」、「有正確的吃法」、「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體內便會有充足的奇妙酵素,維持著身體的健康。

第一、要吃好的食物。最好的食物就是在含有豐富礦物質的肥沃土地上,未使用化學肥料或農藥所栽培出來的作物,而且收成之後趁鮮使用。還要多喝水,多喝具有還原力的水,像鹼性離子淨水器、負離子淨水器所製造出的水、還有礦泉水、海洋深層水,都可稱為好水。

第二、要有正確的吃法。每進食一口要咀嚼三十至五十次,這樣的話,普通的食物都能完全嚼碎,很自然的下嚥。若是堅硬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則不妨咀嚼七十至七十五次。人類的身體,越咀嚼唾液的分泌越旺盛,與胃液、膽汁等充份混合後,可幫助消化。至於水也有正確的喝法,根據作者所言,水的補給以剛起床和用餐前一小時最為理想。

第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生活能防止消耗奇妙酵素,從年輕時代便常熬夜,生活不規律的人,會浪費奇妙酵素,所謂過勞死,也就是奇妙酵素消耗殆盡而死。

最後作者提出「生命劇本」的觀念,作者認為生命本來就具備了能夠健康走完壽命的機制,但人類無視於以自然真理為依據的「生命劇本」,因此必須以疾病的型態付出代價。如果我們想要一段健康的人生,就從現在開始「吃好的食物」、「有正確的吃法」、「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大家一起來存「奇妙酵素」的本吧!



作者簡介

新谷弘實

.1935年生於日本福岡縣。順天堂大學醫學院畢業後赴美,成為胃腸內視鏡學的先軀。
.19歲罹患流行性感冒痊癒之後,就不曾再接受過任何醫藥的治療。
.擔任醫師45年間,從來沒有生過病。
.發明世界首創的新谷式大腸內視鏡插入法,利用大腸內視鏡取代開腹手術,成功切除息肉,對醫學有重大貢獻。
.行醫超過45年不曾開過死亡診斷書。
.在美日兩國合計實施30萬例胃腸內視鏡檢查,以及超過9萬例的息肉切除術,是此領域的世界權威。
.臨床案例中,大腸內徑1/2~3/2被癌細胞侵襲的患者,接受手術切除病兆後,確實實踐「新谷飲食健康法」,都能恢復健康,癌細胞未發生轉移或復發。


延伸閱讀

不生病的生活.實踐篇/新谷弘實

不生病的生活達人Boost Your Immune System Naturally /Beth MacEoin貝絲.麥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