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慢活_何健豪


我不是介紹一本書,而是一種風潮,一種生活態度的改變。試著想想下面的幾個問題:一天二十四小時內,做多少事情才算充實?路上的行人為何走這麼快,而我也和他們一樣?時鐘的誕生,究竟是替我們建立了秩序,還是成功的壓抑我們生活,成為真實的怪物?以上所提出的問題,總有人提醒我們去想想,但日子一久,隨即而來的瑣事,很快淡化了記憶,容易忽略他們的存在。但在這些問題的背後,隱藏了一重要文明病,即是時間症。
從電影的鏡頭來看東京、紐約街頭,到處是人潮湧現,此起彼落的手機聲、馬不停蹄的腳步,還有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甚至不止)的華爾街,我們已經習慣了飛快的速度,若停下來反而有一絲怪誕之感,只要想像自己停在下班時間的捷運手扶梯上,後面的人大概已經抱持著不耐煩的眼神瞪著你,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又如,相信大家多少有看過歐洲電影和好萊塢大片,多數人多半覺得,歐洲電影沉悶緩慢不如好萊塢大片的緊湊劇情來的刺激,於是習慣看歐洲片的人成為多數人眼中羨慕的少數,其實他們只是懂得如何欣賞慢的美感。
當我們提倡慢的文化,總會出現許多的批評聲浪,例如會不會造成工作效率下滑等憂慮。不過,根據調查研究顯現,這些擔心顯然是多餘的。我舉一例子,假設你今天遲到了要趕一重要約會,看到公車來了想要追趕,結果反而不慎跌跤,眼睜睜看著公車跑了,腳還受了傷,連這次約會也得取消。像這種情況,我們肯定會嘲笑這人笨,如果「慢慢來」不就好了,那為何不做?因為慢慢來早已被我們從選擇中刪除。而現在,我們就要把它找回來。
對於慢,不像表面上所講只是減緩速度而已,而是要在速度之中取得平衡,而這種改變需要從心靈想法改變起,進而貫徹在生活的各種層面,悉如工作、學習、飲食、運動、休閒、教育,甚至是性生活上。以性生活來看,電影”命運好好玩”亞當山德勒,為了節省時間去工作,把整整性愛過程濃縮成三十秒,事後卻是一點感覺也沒有,這剛好證明了速時文化的可怕在於,省略了中間享受的過程,那麼整個結果和事情是空洞,且不具任何意義存在,套句話來說就是船過水無痕。想想,有沒有過一整天忙碌的工作下來,一回想才發現好像什麼都記不得的感覺。
除了性以外,飲食這部分也是強調的重點。在人們眼中,法國人似乎是品嘗美食的翹楚,不過很可惜,現在這些法國年輕人也開始屈服了速食店的吸引,甚至連傳統的小餐館,也提供了三分鐘上菜的服務,以配合上班族短暫午休的迫切需要。為了對抗這種快速文化,歐洲慢活動的起源地─義大利,開始倡導享受美時的生活風格,甚至連整個城市的步調都緩慢下來,也就是「慢市」概念。甚至還有美食走廊的出現,都是一種慢活動。慢食除了是一種享受人生的過程,其實也間接在保護環境,假設我們為了求快,而只留下最快長大的火雞,那麼很容易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失衡,以及生物滅種的危險性大大提高。
致力推動這種慢文化的,包括日本成立的樹瀨俱樂部、禪的文化、靜坐、瑜珈,甚至在工作中提倡懶惰的重要。在米蘭‧昆德拉(玩笑的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者)的緩慢一書中,也提及到了緩慢的智慧。據他所言,緩慢能使浮躁的心平靜下來,進而冷靜的思考,發揮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這種能力,不正是我們所企盼達到的目標,原來這麼簡單!
快與慢其實只是速度的詮釋角度不同,「慢活」這本書只是試圖想改變,我們對於以往快速生活的慣性,引領我們注意到緩慢過生活,有其存在的價值。引席慕容女士在聯合報讀書人,所發表的散文「山中發紅萼」所提到的一句話來講:「今天,在這座島嶼上,我們原本是可以像他一樣,靜靜地去學習、工作與成長,如秋日山中的芙蓉,爭發紅萼。」如果你肯慢下來,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其實生活的品質不一定需要金山銀山來堆積,只要有一顆慢活的心,和細心欣賞的態度就行。
慢也可以是一種快,靜中取動,如太極的綿延拉長,或如時間的循序推進。檢視我們自己的內心,靜靜的去欣賞這繁華如夢的俗世,真有說不出的感慨。然而,我寫完你看完的同時,心靜了嗎?決定要體會慢的生活了嗎?去翻翻這本書吧!

作者簡介
卡爾‧歐諾黑 (Carl Honor懌)
  知名記者,目前居住於倫敦。他曾為《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觀察家》(Observer)、《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與《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等各大報撰稿。「慢活」的理念風靡歐洲與日本,《慢活》一書被翻成十二種語言,全球熱賣,並在四個國家擠入暢銷書排行榜。歐諾黑在義大利為本書蒐集資料時,曾被開了一張超速罰單。他也因為本書的熱烈迴響而感慨「悠閒代言人的角色佔據了我全部的生活」。詳情請參閱官網:www.inpraiseofslow.com

推薦書單:
王盛宏著。慢慢走。台北市:二魚文化(2006)。
謝忠道著。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台北市:果實出版社(2006)。

相關連結:
慢活官網 www.inpraiseofslow.com

Friday, November 24, 2006

死亡‧奇蹟‧預言_黃俊傑


  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是一個大家都曾聽過,卻又不熟悉的名詞;它似乎是個超自然現象,卻又是真實地存在於人世間的。在這本書中,丹尼‧白克雷,一個曾踏進死後的世界,又重返人間的人,將現身說法,將他的親身經歷與讀者說個明白。
在一九七五年九月份的一場雷雨中,作者丹尼‧白克雷(當時廿五歲)的人生遭逢劇變。在被閃電擊中,感受到短暫而劇烈的疼痛之後,他的肉體死了,但靈魂卻持續活動著,離開肉體之後,目睹著親人和醫療人員圍繞在他身邊搶救著。而後,他經由漩渦一般的隧道,他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天堂一般的地方,在那裡充滿了愛意與寬容,他看見了光靈,他的光雖然耀眼,但卻讓人感到舒服。在光靈的引領之下,他開始回顧自己的人生,但他看到的儘是不愉快的回憶,都是他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如童年對同學的欺侮、以讓父母悲傷失望而自滿、從事軍事工作造成他國人民的死傷與怨恨。不同的事,在回顧時他成為了受苦的對象,感受到了他人的痛苦和恥辱。回顧完後,他坦承他是不快樂的人,非常自我中心而且行為卑劣。在生命回顧中,他被迫觀看了世界上因為他的行為所帶來的死亡與毀滅。作者自嘲:如果罪惡是肥胖,那麼他一定有五百磅這麼重了。但在光靈離去之後,他卻感到罪惡感也漸漸地離他而去…
  當作者得到寬恕之後,他目睹了更令人驚異的現象:117件不可思議的預言,在廿年間,其中95件已經一一實現,如美國總統竟是一位西部牛仔(雷根)、車諾比核變、蘇聯解體、美國陷入經濟恐慌、波斯灣戰爭、廿一世紀是黃皮膚人種的天下,還包括了「一棟一棟高聳入雲的水泥建築就像小孩子堆的玩具積木一樣,剎那間崩垮」,「我記得看到了一大片水」…
  在他被停放在停屍間的廿八分鐘後,他又回到了人世,帶得光靈賦予他的任務-創造能夠讓人們紓解壓力的中心。這短暫的廿八分鐘,讓他以後的人生有說不完的故事…但你以為他被上帝選中之後,此後的人生就一帆風順嗎?錯了,除了肉體的痛苦之外(作者花了幾年的時間才勉強回到正常生活),經常與朋友談論他短暫死亡的所見,讓朋友懷疑他是不是精神異常了,而逐漸疏遠他;為了完成光靈的託付,使他無暇維持他的婚姻關係,他的妻子終於提出了離婚的要求。但是他不曾感到後悔或怨懟,因為他有更重要使命要完成。
  令人驚異的事還沒結束,在某天,作者發現自己突然有了超能力,他能看透別人的心思,知道別人有何不愉快的過去…
  看完這本書之後,深深覺得死亡不是結束,當然只有極少數人能像作者一樣穿梭於生死之間。最近幾百年來的趨勢,人口是不斷暴增的,一個生命死亡,同時會有更多生命的產生,重要的是,要能尊敬自己,經常行善,如光靈所說的:「你們人類是真正的英雄。所有到地球上的人都是英雄,因為你們做的是一些其他靈體沒有勇氣做的事。你們在地球上和上帝一同創造世界。」我們要更看的起自己,不隨波逐流,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世界;否則世界將何預言的一樣,走向不斷的毀滅與仇恨。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韃靼荒漠_杜依倩


命運,或許只是一場可笑的鬧劇罷了!迪諾‧布札第藉著<韃靼荒漠>,赤裸裸的將荒謬的人生攤在世人面前,感嘆的道出糾結在生命中的荒誕與哀愁。
  卓柯,一位年輕軍官,滿懷著效忠國家的雄心壯志,卻被分派到國境最北方的堡壘_巴斯提尼堡壘駐守,以監視北疆荒漠的韃靼人入侵。巴斯提尼堡壘並不雄偉,圍牆那麼低,也不好看。在這裡完全沒有任何東西能彌補此地的光禿,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喚起生活中的溫柔事物。然而,就像前晚在山谷底時那樣,卓柯著迷似地凝視著堡壘的另一端,一種突如其來的洶湧激盪他的心,他深信著,將會有一場壯烈的戰役,於是,他決定留下。
  然而,日復一日,所有的人似乎都在等待,等待著一場永遠不會展開的戰爭。敵人不來,邊界的堡壘漸成為一個巨大的枷鎖,桎梏著卓柯的壯志,而一味空轉的機械式的盯睄及操練,竟無聲無息的啃噬著卓柯滿懷理想的靈魂。
  光陰消逝,卓柯用盡一生的歲月等待,希望能幻化出最璀璨的火花,然而最後卻化作無盡的不甘與哀愁,他渴望的僅僅只是一場真實的戰役。終於,北疆戰火聲響起,然而老兵垂矣,年老體衰,屬於他的光輝歲月已逝去,他被迫離開堡壘。回程上,卓柯望著滿天繁星,只得微笑著闔上了眼,繼續著他那未完成的夢。
  <韃靼荒漠>藉著這樣荒謬卻又貼近心靈的寫實故事,點出了人生,終究是一場玩笑。迪諾‧布札第給了我們這樣的隱喻,一位年輕軍官,終其一生在等待,等待著一場勝仗,期待能高奏凱歌還鄉,這就是每個人對生命都懷著那份最單純的想望。諷刺的是,似乎每個人都在駐守著自己認定的那座堡壘,它散發出的懾人的魔魅光采,令人著迷的堡壘一定會有令人期待的事發生吧!
  然而,邊界後的敵人始終不來,日復一日據守在沒有敵人出現的沙場,漸漸消耗了生命意義,不著痕跡的剝拾了在心中最初的夢想,在黯淡中,頹然的毀壞。    
  我們似乎不加思索的就認定了這座巨大的堡壘,就是一直在追尋的幸福;依靠著它,好整以暇的等待夢想被攫取;耽溺著荒涼的景致,卻忘了尋找地平線後的美景,忘了拾起曾經閃過的青春理想,開始面對著平穩安逸的步調,心安渡日。當它磨蝕完了僅存的自覺,最終我們只得黯然接受命運的嘲諷,任由其擺佈。
  或許堡壘並不是唯一禁錮住卓柯一生青春的牢籠,畢竟有讓他選擇的機會,而他卻頑強的任其消逝,一旦與機會失之交臂,便會不可遏止的陷進無垠的人生荒漠。
迪諾‧布札第以其最擅長的魔幻寫實風格的筆調,尖銳的刻畫出生命的荒謬與震撼,同時也透過荒漠背景塑造出當代社會的荒涼與可悲。借助小說的虛構特質,將現代人那份尋找自由的出口,渴望自我實現,卻終究不可得的各種寂寥心境,如幻似真的嶄露出來,間接向世人剖析生命的殘酷與猙獰,更是讓人真切的體認到面對人生那樣的無力感。
  文末,迪諾‧布札第選擇以微笑作為卓柯這位悲劇英雄生命的終結點,為<韃靼荒漠>留下最大的伏筆:究竟哪一種人生才算完美?也或許卓柯並不認為這一連串的荒繆是生命中的錯誤,以微笑正視著自己選擇的人生。這是迪諾‧布札第送給讀者最大的禮物,讓大家在荒漠裡思考著自己所要追尋的人生。
  
作者簡介
迪諾‧布扎第 (Dino Buzzati)一九○六年十月十六日生於義大利北部的貝魯諾市,幼時移居米蘭。父親朱利歐‧契撒雷是帕維亞大學和米蘭博孔尼大學的國際法教授。一九二八年他從米蘭大學法律系畢業。擔任過地方記者、音樂評論版副主編、地方版主編、特派員和戰地記者。 布扎第最擅長也最知名的是他的短篇小說,包括《魔法外套》、《七信使》、《那隻見過上帝的狗》、《六十則短篇》(榮獲史特雷加文學獎)、《神秘小店》等,充分展現了他充滿想像力的魔幻風格。至於《山上的巴納伯》、《老森林的秘密》兩書則為布扎第奠定了『道德寓言作家』的名聲。 而長篇代表作《韃靼荒漠》不但榮獲哈普林.卡明斯基獎的肯定,更奠立了布扎第在文壇的大師地位,也為他博得了『義大利的卡夫卡』的美譽。 布扎第在詩歌和繪畫方面也有著過人的才華,曾發表過詩集,也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他的舞台劇作《臨床案例》,則曾透過法國存在主義大師卡繆的翻譯在巴黎公演。布扎第於一九七二年去世。

延伸閱讀
魔法外套 迪諾.布扎第Dino Buzzoti/著
七信使 迪諾.布扎第Dino Buzzoti/著
一隻寵物的恐怖復仇 迪諾.布扎第Dino Buzzoti/著
那隻見過上帝的狗 迪諾.布扎第Dino Buzzoti/著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跳脫童書框架,潛入閱讀沙龍研討會

http://www.blogger.com/post-create.g?blogID=33575980

Thursday, November 16, 2006

上海王_張嘉閔


品斷一本小說時,可由許多方面來作分析,諸如:敘事筆法、情節、人物性格……等。若是純粹從內容來評論,大抵可分為兩個最主要層面:一為寓意,是透過書中各種元素安排將作者欲表達之道理鋪述出來,如白先勇《梁父吟》中祖父子三代隱喻民國百年來三個世代的差異。其二則為故事性,即情節的安排。好的故事架構寫來一唱三嘆,讀來卻又一氣呵成,叫人不讀不快,如近年相當受歡迎的「哈利波特」。當然,同時蘊含寓意與故事性的小說同樣不少,「上海王」一書是為一例。
  上海,在民國初年時,除了有中國本地的勢力外,同時外國各方租界勢力亦在其中,最繁榮而特殊的十里洋場中,構築起主角小月桂曲折的風流人生。這本書的背景是作者虹影特意呈現了上海一九零七到一九二七年的人文景觀,相當具有懷舊風格,之所以挑選這個最動盪的年代作為背景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這是虹影重寫「海上花列傳」的系列小說,而「海上花列傳」就是一部描寫上海妓女生活與嫖客狎妓生活的長篇小說,因此很自然將故事地點選在上海,同樣以妓女的角色展開故事。
  原因其二是為了紀念虹影自己的上海父親因戰爭而不能回到故鄉的宿願,透過寫小說來完成。在此書後紀中,虹影敘道:「我能讓我的主人公替我還父親的願:在上海長大-冒險、征服、敗跡於上海。」再者,「本想寫一個革命者怎麼一步步成為一個黑道人物,後來發現最可寫的是一個女人,如我的母親。」這些描述中注入了虹影對自己父母親的感情,並透過這份感情把書裡主人翁的性格和際遇寫到入肉裡去,雖然情節安排因而略顯矯情,但卻不能否認無論是角色或背景,此書都實扣人心弦。
  本書的主角是一名女性,小月桂,一開始以妓院丫頭的身分出場,因緣成為舊上海黑幫洪門山堂堂主的情婦;爾後經歷數年艱辛,成了演員,同時再一次成為另一個黑幫頭領的情人;最末跟心愛的人在一起,並幫助愛人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然而經過數次歷練後,最有本領與力量的,卻是小月桂本身,呼應了本書書名,成為真正上海之王。故事很曲折,看得出來作者很用心去安排,一環扣著一個環,三個黑幫幫主,其彼此間的關係亦是複雜難分,以小月桂為中心,像是漣漪一般,逐波擴大,卻又條條相連,情節是一唱三嘆。
  雖然故事是要點,但書中有另一點比較吸引人的,便是對民初上海背景的描寫,這本書別具特色的一點,例如位居黃浦江旁的輪船公司要拉顧客的招呼語:「買一張『拉弗里』,送毛巾一條,枕頭一對。」或是對鄉下小調、灘簧的描寫等等,逐一對上海邁向現代化的轉變,無論是建築、民情、思想與戲劇,通通在書中呈現開來。
  主角是女性,在上海這樣動亂的時代裡,企圖揭示女人能對自身尋求注最好的定位與把握機會。小月桂是很聰明的女人,在每一次機會到來的時候,必然會緊緊抓住,屢次置諸死地而後生;另外,書中多次描寫到小月桂與她的男人間的性愛,虹影使用了幻想式的情境來描寫這些場面,毫不保留的大膽筆觸,同樣可看出虹影欲透過小月桂一角來擺脫傳統觀點中對女性的枷鎖。
  「盡可把此書看成是她的『虛構自傳』。」虹影本身這麼說,如此,不只是為父親圓了一個願,同時也是虹影本身想要完成的一個夢,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情份中,揮灑出一個女人能對自己人生的掌握與尋求,因此,可以說這是虹影一個完成自己的夢。「十里洋場,不再只有十里。」這句話不只是對進步快速的上海作評語,同時也是對「上海王」一書作釋:小月桂的命運裡包含了上海的演變,同時也包含了虹影對父親、對母親、和對自己所完成的夢想-超越十里的夢想,橫跨兩代的夢想。

作者簡介:
虹影,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小說家、詩人。中國女性主義文學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於重慶。曾在魯迅文學院和復旦大學讀書。代表作有長篇《上海王》、《飢餓的女兒》、《K》、《阿難》、《孔雀的叫喊》、詩集《魚教會魚歌唱》等。現居北京、倫敦兩地。
  三部長篇被譯成二十五種文字在歐美、以色列、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出版,1997年長篇自傳體小說《飢餓的女兒》獲得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被大陸權威媒體評為2000年十大人氣作家之一;2001年評為中國圖書商報十大女作家之首,稱為「脂粉陣裡的英雄」;被新浪網等評?2002年「中國最受爭議的作家」。 
 


相關連結:
虹影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m/hongyinghongying

延伸閱讀:
上海系列-海上花列傳/清.韓子雲
     海上花開/落 /張愛玲
     上海之死/虹影
虹影系列-K(英國情人)

Something about music_吳佳典

Something about music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magazine/no14_music/content1.htm
Music
  毎個人都在聽音樂。又或許說,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音樂。從開門、關門到講話、說唱,生活中每一個部份的聲音,是不是都代表了某一種的音樂,在你的耳朵裡繚繞?我們的一部份與音樂共同存活,因為那是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我們回到狹義的音樂裡。
人為什麼想聽音樂、唱歌?
  ─音樂抒發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感動。
  林強:「音樂不只是單純的娛樂,其中包含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是對整個大環境壓抑的出口。」
  孫秀蕙:「我的靈魂深處住著一個黑人,他有時吹著藍調旋律的薩克斯風,有時候滿頭大汗的彈奏電風琴,有時候,他什麼也不做,只是激烈的隨著旋律搖擺著。所謂的聽音樂的感覺,就是這樣了。」
  我們欣賞著樂曲的旋律,理解詞句的意義,常常在一首歌裡找到感覺的認同;或許是你經歷的事件,或許是你內心的想法,一點一滴藉由那些音樂表達出來。「就是這樣沒錯,他唱出了我的心聲!」
悠閒的午後,或許你正泡著一杯咖啡享受,一首靈魂爵士襯托你悠然自得的平靜;熱鬧的舞廳,或許你正擺動身軀跳出自信,一首hip pop讓你跟著節奏瘋狂;失戀的夜晚,或許你正抱著棉被孤獨寂寞,一首情歌撫平你被刺痛的心靈。
音樂抒發我們情緒,有時候也影響我們的情緒。我們與音樂互動,利用它表達自己,利用它感受生活。
愛情主題曲
為什麼世上的情歌這麼多?因為感情的世界是最微妙且複雜的玩意兒,人的一生總有大部分陷入它的謎思,對它的探討多了,表達也就自然多了。既然一首歌能牽動許多人的情緒與感動,那麼我要表達自己的感情的時候是不是就唱出來讓你知道或讓我自己釋懷最好?隱隱約約的在歌詞中找到真意,不也就是愛情的痛苦與樂趣。談情說愛的過程,一首一首的情歌在兩個人之間展現,從開始的朦朧到其中的熱戀,或許到結束。每一段過程、每一段故事,都有一首歌它寫出了你的心情;或許是你自己的創作,也或許是別人的經驗分享,每個人都在這些情歌裡頭找到自己的似曾相識。
Creative
  音樂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我們不只是用「聽」來找尋認同,我們也「創作」來建立認同。
  怎麼創作?
  安納貝爾:「音樂知識其實並不遙遠,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聲音,都攜帶著情緒的訊息。」
  侯孝賢:「人世間所有的人都很一般,但當你用鏡頭去凝視這個平凡人的時候,有趣的故事就會產生。所以每天的每一件事只是看你要不要去注意它而已。」
  生活,就是你的創作。你的經歷、你的感覺、歷歷在目的一切,就是可以創發的元素。音樂是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所以就是表達你的生活。
  雷光夏:「坦白寫出你想的。或你曲曲折折的夢。」「創作靈感來源有時是痛苦的,或得不到的東西。有時是全部的世界在對你說話,或是世界寂靜無聲而你想說話。」
  寫出你最認真的音符、文字,同一份經歷過程,就會有一群同樣感受的人位你的音樂感到共鳴。
  羅大佑:「不感動自己,就不能感動別人。」
  哼、唱、彈、寫,任何人都可以為自己創作,表達自己的心意。即使你不懂樂理、不懂五音符號,只要利用你覺得可以的方式,唱的開心,那也是一種創作。
  雷光夏:「只要自己覺得可以,任何東西都會是好樂器、好的創作開始之支點。」
  這本書沒有整體的連貫性,內容很多,有影像的音樂,有歷史的音樂,有建築的音樂,各種形式的音樂,他不是一本介紹「音樂」是什麼的教科書,而是各行各業的人聚集在這裡,一起圍繞著「音樂」這個主題,討論起他們喜歡的音樂。
  林強:「音樂沒有好壞,只有你喜不喜歡,你聽了有沒有感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題曲,去KTV都有必點的歌,因為那首歌代表了你自己,你認同的自己。
When you read this book, I hope you will find something you like about your music.
NET and BOOKS
http://www.netandbooks.com/
  「書籍,是一種傳統型態的網路。」
  「網路,是一種新型態的書。」
  這樣一個重新探索閱讀,跨越閱讀界限的計劃,因此名為Net and Books──網路與書。  時代從「讀書」演進到「閱讀」,網路只是一種分享的形式,利用網路的傳播性,讓閱讀隨時隨地,而且讀者不只是閱讀者也是分享者。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切_黃于恬

「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切」,游泳怎麼會既不安全又不適切呢?游泳明明就是一項健康的運動啊!書名,是最初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在這本獲得日本達文西雜誌讀者年度票選最好看的短篇小說裡,有十個不同生活層面、十個在愛裡進退無據的女人,無非就是現代都會女子的生活縮影。每篇故事都是第一人稱,每篇故事都從一個場景開始述說出某種人生狀態,某種情感狀態,感覺很像茶葉從一小皺團慢慢舒展出一種顏色和張度給讀者。每篇陳述每一個主角在生命中的某一段時間的想法和感想,有些是尋常生活的片段;有些則是脫了軌的日子,但無論哪一種都充滿了生命力。在這本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說中,我最喜歡其中的一個描述不倫戀女主角心境短篇——<心愛的人快來了>中,一個在雨夜中看書的女人,想起忙碌隨性的生活,和心愛的已婚男人。女主角年過四十,男主角年近五十,兩人交往近十年了。「因為妳是個很棒的人,不知不覺中我一定也會變成很棒的人。」「不過,我們兩個大概都是單純的人吧!面對複雜事情,總適用單純的態度去接受複雜本然的原貌。」描述愛情是一種習慣;單純地愛著。一場不倫之戀,沒有令兩人倍感壓力與不快,只是盡情享受兩人相處的時光。在男主角無法陪她的時候,她只能默默想著「這是個寂寥的雨夜,我心愛的男人說不定正和他的妻子擁抱纏綿……」短短一段話,卻讓讀者感到心疼。這是江國香織式的沉穩。人生最大的無奈與傷痛是,再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目標。可是江國香織裡的女主角明明知道努力沒有結果,卻一直走下去。讀江國香織的文章,體驗到感情上的無奈,讀完之後,徒留感傷「要快樂地活著,並且遵守習慣。」這是女主角給自己的生活哲學。江國香織把人生裡不得不的悲傷與遺憾恰到好處地表現得剛剛好,點到為止,讓我不得不輕呼:「啊!就是這樣。」然後得獨立且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切」,這牌子不是說「此處禁止游泳」,只是告訴我們,現在這裡「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切」。如果在人生中,也可以看到這種—這裡「既不安全也不適切」—的告示,我們是不是在某個交叉路口時,也多了一種可以避開的選擇?然而,正因為人生中沒有「既不安全也不適切」的告示牌,人生就像在未知的海域游泳一樣,既不安全也不適切,有時暗潮洶湧,礁石密佈,要怎麼安全地游上岸呢?我也不知道啊!我們還是只能努力地在人生中游泳,並且在每一塊泳域自我體會安全的分寸和適切的溫度。也許就像主角一樣,拼命打水、拼命換氣,累了就飄浮在水面上,總有個浪會幫我決定方向的。一起游吧!

關於作者
江國香織,1964年3月21日生於東京,出身於文學世家,自幼深受作家父親江國滋及童謠歌手母親的耳濡目染。出生於文學世家的江國香織,成長過程可謂一帆風順,就讀於目白學園女子短期大學國語國文科時,處於當時大學女生養尊處優的時代,也未見荒唐墮落。畢業後,曾進入出版社工作,之後於1987年前往美國德拉威爾(Delaware)大學留學一年。她的許多作品便是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例如曾獲得日本文學雙料獎項的作品《芳香日日》。 童話書寫起家的江國香織,出道以來獲獎無數,長期為《MOE》雜誌撰寫歐美繪本推介專欄,譯有英語繪本二十餘種。後來她更以多部戀愛小說奠定人氣美女作家地位。在戀愛小說、童話、散文等領域間自在遊走的江國香織,以她清新卻洗練的文筆架構起獨特的世界,引領讀者以嶄新的眼光看待人際關係與周遭事物。其著作本本備受矚目,更是日本各類文藝獎項的常勝軍。
江國香織的作品總是有一種輕盈、撫慰人心的特質,說她是新世代的「療傷女作家」一點也不為過。其實,江國香織登上文壇已經很長時間,這些年越來越受到歡迎的。少女般苗條身材的江國香織,寫起文章特別細膩,往往被視為「小女人作家」。《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切》給她帶來2002年度山本周五郎獎,可以說日本文壇終於承認了她的實力。
歷年作品得獎紀錄‧<草之丞的故事>(1987)
每日新聞小小童話大賞(收錄於方智2001年出版的《與幸福的約定》
‧<409拉朵克里夫>(1989)
日本第1屆女性文學獎(為中篇小說,收錄於《江国香織とっておき作品集》。)
‧《芳香日日》(1990)
第7屆坪井讓治文學賞與第38屆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雙料榮譽
‧《愛我請告訴我》(1991)
第2屆紫式部文學賞
‧《我的小鳥》(1997)
第21屆路傍之石文學賞
‧《游泳既不安全也不適切》(2002)
第15屆 山本周五郎賞
‧《準備好大哭一場》(2003)
第130屆直木賞
延伸閱讀
《冷靜與情熱之間》紅本 江國香織
《冷靜與情熱之間》藍本 辻仁成

精子戰爭_謝志佳

  對於「精子戰爭」的閱讀動機,是在老師一開始推薦書時,觸發的靈感。在高中時候就曾經耳聞這本書的大膽內容,青春期的我不懂什麼,只會跟著同學一般的偷偷躲起來看;老師的再介紹,引起了我重新好好閱讀此書的興趣。

身為生物學家,羅賓.貝克先生以37個以性行為做出發點的場景,本著演化的角度,以自己的全新觀點詮釋探討男女兩性的各種繁衍策略。何謂「精子戰爭」?當一個男人把精子送入一個女人體內,精子戰爭就已經開打了,也就是不同來源的精子在女性體內以不斷戰鬥來獲得受精的特權。貝克以動物本能解釋人類的性行為,以生物學觀點理論式的解說這些場景及其背後的精子戰爭實況,甚至,將人類男女兩性與動物加以對照,更是震撼人心。

  男女兩性,由於內嵌「生物指令」的不同,決定是否與有性行為的動機亦不相同。兩性在性行為中的表現都是由潛意識控制,而性行為的發生只有一個原因,不論男女--繁殖下一代。這一切複雜的行為,從繁衍後代的角度看,男生生來就是不斷尋找一次情,他們在過程中付出的只是一顆精子,而不需付出任何代價,所以一旦逮到機會,便不願放棄自己的血緣繁衍,事實上男性的預設程式為,「只要能在女生體內射精,剩下的任務都由精子自動負起」。而支配女性的生物指令則是「能夠掀起精子戰爭的女生,才有更多機會生出擁有優秀基因的後代。女生在決定與發生性行為時,通常已評估過配偶的能力,是否適合做為一個父親。若非是想要對方的基因,即為有和對方成為長期伴侶的意圖。而性行為的功能似乎也有另外的方式解讀,在於男性,他們必須不斷在配偶體內「補充」自己的精子以進行和「他人精子」的「精子戰爭」;之於女生,性行為也不過是隱瞞自己受孕期的手段罷了。

  貝克先生以生物角度探討性,有關性行為的發生,諸如外遇、同性戀、群交、強暴…等,其實都隱藏著「精子戰爭」的背景。貝克為這些性行為背書,而因為有了貝克的解釋,這一切都變得是那麼自然;而受情、道德水準在這些生物指令的保護下合理化----但作者強調他絕對不是贊同犯罪行為,他只是想以中立的態度設法理解驅動這些行為的生物指令罷了!


作者簡介:
羅賓‧貝克(Robin Baker)
知名的生物學家,曾在曼特斯特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動物學長達二十年。1995年,他與同事貝里斯(Mark Bellis)合寫的學術性著作《人類的精子競爭:性交、自慰與不貞》使他一躍成名。本書根據上述學術性著作改寫而成,所採用的數字與具體實例都在上述學術性著作之中經過科學方法調查獲得的結果。

相關閱讀:
http://sts.nthu.edu.tw/transws/index.php?pageSet=criticsArticle&includePath=sperm_warsb
(反面意見)

Thursday, November 02, 2006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詹璇依

『人們不需要恐懼未知,但看你有無能力去追求自己的需要與渴望。』
我們總是害怕失去,不管是我們的生命、財富,或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可是當我們明瞭,我們的一生和人類歷史都是由同一隻手註寫時,
恐懼就會消失. 《駱駝伕的話--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                     這是此書裡面最經典我也最喜歡的話.                                          故事敘述一位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的牧羊男孩追尋夢想,前往金字塔的歷程。男孩因渴望認識世界、四處旅行而中斷修道院的學習生涯,開始牧羊的生活。牧羊少年因緣際會遇見了「塞勒姆國王」、非洲的水晶商人、前往綠洲的駱駝商隊…。 一路上,牧羊少年跟這些路上邂逅的人聊天牧羊少年也從每個人身上學到了不同的人生經驗和體驗,此書共分為第一部、第二部還有終場.牧羊少年也談了戀愛遇到很多的人,最後男孩彷彿重生一般獲得了好多的力量.
  書中有句很棒的話"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你會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去完成你想完成的那件事!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沒有停止的一次把他看完了,這是一本乍看像是小說,但實際是很啟發人心的書! 牧羊少年其實象徵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渴望達成的目標和夢想,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明白意志力和真心是人生中的關鍵點,書裡面一直提到一股神秘的力量,說穿了就是意志力和耐力以及決心!!“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就放手去做因為渴望是源自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牧羊少年,少年在追尋夢想路途上遇到的人事物,也就是我們人的一生中所會面臨到的那些人,或許是家人、朋友、親戚甚至是師長等,甚至是對我們不友善的人,但他們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其價值,不論是好的是壞的,都讓我們堅強讓我們成長,就像牧羊少年一樣被其他的旅者潑冷水或是冷眼相待,讓他感到挫折幾度想放棄,然而如果沒有墊腳石我們不會看的更高更遠,也才會越挫越勇,有堅持的勇氣!有時候我們都像大多數人一樣,只肯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不肯去看清楚事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甚至害怕面對問題或是遇到一點小挫折就打退堂鼓這樣成功的一天永遠遙遙無期.  “告訴你的心害怕比起傷害本身更糟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 因為追尋過程中的每一片刻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男孩對他的心說.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寶藏正在等待著他,看完了這本書會有更堅定追尋寶藏的勇氣.  雖然說現今市面上勵志心靈的書籍種類很多,這本書也已經出了近十年,然而卻是我心中永遠的好書給我力量,讓我每重新讀他一次都有新的體悟,或許這就是它即使已出版多年依然能在暢銷書榜中的魔力吧。真心推薦大家這本書,慢慢去體會書中的啟示絕對能帶給自己和生命新的體認.      得獎榮譽
2003年 金石堂年度TOP 大眾小說類
2003年 英國BBC大閱讀 TOP100
2004年 最愛一百小說大選 西方當代
2004年 金石堂年度TOP 小說類
2004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感性藝文類】網友最愛                      作者簡介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1947年8月24日-)巴西著名作家,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為世界知名作家。又譯做保罗·科埃略,他的英文名字有時作Paul Coelho,去掉Paulo的o。
保羅·科爾賀出生於巴西的
里約熱內盧。青年時就讀法律學校,1970年時在墨西哥秘魯玻利維亞智利歐洲、北非一帶旅行的經歷,豐富了他的學習。1972年時他回到巴西,一開始是替流行音樂歌詞,曾和許多巴西著名的音樂製作人如Paul Seixas合作過。1974年他曾被短暫囚禁過,當時他涉嫌參與反巴西專政的社會運動
保羅出版的書目前約有38種語言、2千萬本的銷量、他在不同的國家得過許多文學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獲
2003年的「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The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提名;此獎是目前世界上獎金最高的文學獎,他是以《薇若妮卡想不開》(Veronika Decides to Die)這本書獲提名的。其他的小說作品包括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本書據信已印刷超過1千1百萬冊,被翻譯成41種語言,描述了一位牧羊少年在北非遊歷的人生醒悟。《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目前已由巴西導演Lawrence Fishbourne計畫改編為電影。此外,保羅科爾賀也寫了《朝聖》,《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和《女武神(暫譯)》等小說。幾乎每本他寫的小說都曾在巴西、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以色列和希臘上過暢銷書排行榜。
在公眾的暢銷書作家外表下,保羅在巴西
文學界引起過一些爭議,不少人認為他缺乏真正的作家精神,他的作品太過簡單、太過自我意識、有些評論甚至直接指出他過於商業化、過於市場導向。他在巴西文學院(Brazilian Academy of Letters,縮寫為ABL)中的競選活動是其中最大的爭議性話題。
目前保羅·科爾賀和妻子Christina住在巴西里約熱內盧。       
             作品
《煉金術士》 又譯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英文:The Alchemist;西班牙文:El Alquimista。
《光明戰士手冊》The Manual of the Warrior of Light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By the River Piedra I Sat Down and Wept
《朝聖》The Pilgrimage
《薇若妮卡想不開》 Veronika Decides to Die
《女武神(暫譯)》The Valkyries
《魔鬼與普里姆小姐》O demonio e a Srta. Prym
《愛的十一分鐘》 Eleven Minutes
《第五座山(暫譯)》The Fifth Mountain                                   相關連結 保羅·科爾賀官方網站  http://www.paulocoelho.com.br/engl/index.html

東京奇譚集_宋冠儀


  《東京奇譚集》繁體中譯本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世貿書展中首賣。全書收錄村上春樹最新的五篇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哈那雷灣〉、〈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日日移動的腎形石〉、〈品川猴〉。

  〈偶然的旅人〉是全書第一篇,亦含有序言的意味。文中村上用淡淡的語氣述說生活中所遇見的「不可思議的事」。
  第一件是村上獨自一人在劍橋附近的Regatta Bar爵士俱樂部聽Tommy Flanagan現場演奏時,一邊聽著一邊在腦中所選的兩首並不怎麼常被演奏的爵士樂曲,在Tommy Flanagan結束演奏前竟都一一被演奏出來,簡直像是專門為村上而奏似的不可思議。另一件則是村上在某中古唱片行尋找LP唱片時,發現了一張極珍貴的《10 to 4 at the 5 spot》原版唱盤,在村上用充滿幸福的心情買下走出店門時,一名擦身而過的男子問他:「Hey, you have the time?」然後村上看了手錶無意識地回答:「Yeah, it’s 10 to 4.」後,回過神來為這偶然的一致心驚。

  全書就是以類似〈偶然的旅人〉中所述說的偶然概念為主線貫穿。《東京奇譚集》所要述說的便是一篇篇都市生活中的不可思議的、奇怪的、不過卻可能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村上無疑地是任性的,而這絕大多都是讀者們放任出來的。〈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日日移動的腎形石〉、〈品川猴〉這三篇小說都是帶有相當濃厚村上色彩的短篇小說。〈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中女人的丈夫消失在24樓跟26樓的樓梯途中、〈品川猴〉中猴子會言語,偷走人的名牌後,那個人就會想不起自己的名字……諸如此類的事情。因為是村上春樹,所以我們願意暫時停止常識判斷,我們不去問為什麼人會消失在兩層樓之間,我們不去問為什麼猴子會言語,我們不質疑人怎麼可能因為名牌被偷走而想不起自己的姓名,因為如果我們強硬地質疑這些,故事就結束了,over。正因為我們都把這些當作一個事實來接受,如同我們全盤地接受村上。所以我們與村上的故事繼續延展。

  而我們也接受村上的不說不交代,那看似沒有結束的結束。〈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看完全篇,「那個」的概念還是模糊,村上所言「形狀像門、或雨傘、或甜甜圈、或大象的東西吧。」完全無法取交集找出共通點判斷「那個」到底是哪個的舉例。但我們不會因此想要寫信去痛罵村上一頓,反而深深地為這曖昧模糊的晦澀而著迷。這就是我們,都上了村上春樹的文字癮。

  村上春樹,日本達文西雜誌讀者票選二零零五年最愛男作家NO.1。他的文字世界,推薦給所有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翅膀卻想飛翔的人類。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一九八七年暢銷七百萬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作品中譯本至《東京奇譚集》今已有42本。

村上春樹相關推薦閱讀:
《聽風的歌》
《1973年的彈珠玩具》
《尋羊冒險記》
《舞舞舞》(上)(下)
《發條鳥年代記》(一)(二)(三)
《海邊的卡夫卡》(上)(下)
《遠方的鼓聲》

相關連結:
時報閱讀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murakami/
新潮社
http://www.shinchosha.co.jp/wadainohon/353418/
講談社
http://shop.kodansha.jp/bc/
村上春樹非公式ファンサイト
http://murakami-haruki.com/
文搜網
http://www.wensou.com/wensou.php?page=1&word=%B4%E5%C9%CF%B4%BA%CA%F7&b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