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24個比利_張家瑋

二十四個比利

「威廉‧密里根是美國史上第一個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因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一九七七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犯下連續搶劫及強暴重罪的威廉‧密里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 - 比利的本名)遭警方逮捕後,最後卻獲判無罪。在調查過程中,比利對自己曾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也因此讓他的律師及心理醫師發現他是明精神分裂者,這在當時對美國社會引起相當大的震撼。人格分裂者對轉換成其他人格時的行為沒有記憶,同時每個人格從個性、智商、特徵甚至性別、種族和年齡都可能完全不同,轉換成不同人格時,其表現、舉止也就會完全不同,這也是仍有許多人不認同比利是人格分裂者的原因,他們認為比利只是個演技精湛、狡猾卑鄙的騙子,企圖以人格分裂為由逃避犯罪的代價。本書的作者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在無數次與比利的面談後,以記實小說的方式,揭露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多重人格者的世界。

因為幼時創傷導致人格分裂的比利,一貫性的意識被剝奪,數度企圖自殺,精神被迫壓抑,從書中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他的人生充滿悲傷、憤怒與孤獨。
比利轉換人格的時機,經常是當他遭遇挫折而想逃避的時候,可能是危險、哀傷、痛苦、寂寞…等,而這些也是人生必經的挫折,比利與一般人最大的差異在於,他的人格會遺失其他人格的記憶,於是我不由得想到,這也許意味著一個擁有自我的人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承受」吧!我們都經歷過想要逃避,痛苦或哀傷、憤怒的時刻,甚至也有自己表現得「似乎換了一個人」的時候,但是無論如何,經歷過的一切,包括情感,都會在腦海裡留下記憶與思考,並建立了我們對自我的認知,這也是我從比利的故事中感觸最深刻的一點,掩蓋傷口只會使狀況更惡化,只有面對痛苦,我們才能變的更堅強。

關於作者
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1927年生於美國紐約。在布魯克林學院修完心理學之後,曾擔任雜誌編輯、時裝攝影等工作,繼而擔任高中老師,期間,即開始從事小說創作。
1959年首次發表中篇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初試啼聲即榮獲「雨果獎」,1966年有以長篇化之《阿爾吉儂的花束》獲得「星雲獎」。
1972年後,在俄亥俄大學擔任英語與小說創作課程的教授一職,進而朝多重人格寫作的領域邁進。
1980年發表《第五位莎莉》,81年發表《二十四個比利》。
作品雖然不多,但已紛紛被改編成舞台劇與電影。其中的《二十四個比利》於1994年拍攝成電影。而《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則在1968年改編成著名電影《查理》,飾演查理一角的演員克里夫‧羅伯森更因該片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之殊榮。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