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慢活_何健豪


我不是介紹一本書,而是一種風潮,一種生活態度的改變。試著想想下面的幾個問題:一天二十四小時內,做多少事情才算充實?路上的行人為何走這麼快,而我也和他們一樣?時鐘的誕生,究竟是替我們建立了秩序,還是成功的壓抑我們生活,成為真實的怪物?以上所提出的問題,總有人提醒我們去想想,但日子一久,隨即而來的瑣事,很快淡化了記憶,容易忽略他們的存在。但在這些問題的背後,隱藏了一重要文明病,即是時間症。
從電影的鏡頭來看東京、紐約街頭,到處是人潮湧現,此起彼落的手機聲、馬不停蹄的腳步,還有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甚至不止)的華爾街,我們已經習慣了飛快的速度,若停下來反而有一絲怪誕之感,只要想像自己停在下班時間的捷運手扶梯上,後面的人大概已經抱持著不耐煩的眼神瞪著你,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又如,相信大家多少有看過歐洲電影和好萊塢大片,多數人多半覺得,歐洲電影沉悶緩慢不如好萊塢大片的緊湊劇情來的刺激,於是習慣看歐洲片的人成為多數人眼中羨慕的少數,其實他們只是懂得如何欣賞慢的美感。
當我們提倡慢的文化,總會出現許多的批評聲浪,例如會不會造成工作效率下滑等憂慮。不過,根據調查研究顯現,這些擔心顯然是多餘的。我舉一例子,假設你今天遲到了要趕一重要約會,看到公車來了想要追趕,結果反而不慎跌跤,眼睜睜看著公車跑了,腳還受了傷,連這次約會也得取消。像這種情況,我們肯定會嘲笑這人笨,如果「慢慢來」不就好了,那為何不做?因為慢慢來早已被我們從選擇中刪除。而現在,我們就要把它找回來。
對於慢,不像表面上所講只是減緩速度而已,而是要在速度之中取得平衡,而這種改變需要從心靈想法改變起,進而貫徹在生活的各種層面,悉如工作、學習、飲食、運動、休閒、教育,甚至是性生活上。以性生活來看,電影”命運好好玩”亞當山德勒,為了節省時間去工作,把整整性愛過程濃縮成三十秒,事後卻是一點感覺也沒有,這剛好證明了速時文化的可怕在於,省略了中間享受的過程,那麼整個結果和事情是空洞,且不具任何意義存在,套句話來說就是船過水無痕。想想,有沒有過一整天忙碌的工作下來,一回想才發現好像什麼都記不得的感覺。
除了性以外,飲食這部分也是強調的重點。在人們眼中,法國人似乎是品嘗美食的翹楚,不過很可惜,現在這些法國年輕人也開始屈服了速食店的吸引,甚至連傳統的小餐館,也提供了三分鐘上菜的服務,以配合上班族短暫午休的迫切需要。為了對抗這種快速文化,歐洲慢活動的起源地─義大利,開始倡導享受美時的生活風格,甚至連整個城市的步調都緩慢下來,也就是「慢市」概念。甚至還有美食走廊的出現,都是一種慢活動。慢食除了是一種享受人生的過程,其實也間接在保護環境,假設我們為了求快,而只留下最快長大的火雞,那麼很容易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失衡,以及生物滅種的危險性大大提高。
致力推動這種慢文化的,包括日本成立的樹瀨俱樂部、禪的文化、靜坐、瑜珈,甚至在工作中提倡懶惰的重要。在米蘭‧昆德拉(玩笑的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者)的緩慢一書中,也提及到了緩慢的智慧。據他所言,緩慢能使浮躁的心平靜下來,進而冷靜的思考,發揮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這種能力,不正是我們所企盼達到的目標,原來這麼簡單!
快與慢其實只是速度的詮釋角度不同,「慢活」這本書只是試圖想改變,我們對於以往快速生活的慣性,引領我們注意到緩慢過生活,有其存在的價值。引席慕容女士在聯合報讀書人,所發表的散文「山中發紅萼」所提到的一句話來講:「今天,在這座島嶼上,我們原本是可以像他一樣,靜靜地去學習、工作與成長,如秋日山中的芙蓉,爭發紅萼。」如果你肯慢下來,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其實生活的品質不一定需要金山銀山來堆積,只要有一顆慢活的心,和細心欣賞的態度就行。
慢也可以是一種快,靜中取動,如太極的綿延拉長,或如時間的循序推進。檢視我們自己的內心,靜靜的去欣賞這繁華如夢的俗世,真有說不出的感慨。然而,我寫完你看完的同時,心靜了嗎?決定要體會慢的生活了嗎?去翻翻這本書吧!

作者簡介
卡爾‧歐諾黑 (Carl Honor懌)
  知名記者,目前居住於倫敦。他曾為《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觀察家》(Observer)、《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與《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等各大報撰稿。「慢活」的理念風靡歐洲與日本,《慢活》一書被翻成十二種語言,全球熱賣,並在四個國家擠入暢銷書排行榜。歐諾黑在義大利為本書蒐集資料時,曾被開了一張超速罰單。他也因為本書的熱烈迴響而感慨「悠閒代言人的角色佔據了我全部的生活」。詳情請參閱官網:www.inpraiseofslow.com

推薦書單:
王盛宏著。慢慢走。台北市:二魚文化(2006)。
謝忠道著。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台北市:果實出版社(2006)。

相關連結:
慢活官網 www.inpraiseofslow.com

No comments: